橡胶匠人的 半生芳华
栏目:行业人物 发布时间:2021-08-10
        广东农垦的割胶工们为国家橡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,华德耀、刘荣坚就参与其中。在40余年的橡胶事业中,他们苦练技艺,在橡胶林里用胶刀雕刻着工匠精神。  &nb

        广东农垦的割胶工们为国家橡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,华德耀、刘荣坚就参与其中。在40余年的橡胶事业中,他们苦练技艺,在橡胶林里用胶刀雕刻着工匠精神。

        “在海外再造一个农垦。”--如今,战场变了,匠心依旧。

        70年,广东农垦日益壮大,17年,广垦橡胶海外胶林日渐繁茂。这离不开春秋轮回的眷顾,也离不开,他们像华德耀、刘荣坚这辈守着匠心、护着胶林的坚持。


       华德耀

       “为橡胶高产稳产 把好第一道关”

        夏日的阳光,透过繁茂的橡胶树枝叶,留下斑驳光影。8月1日下午,华德耀顶着烈日来到胶林种植基地,进行日常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婆联这片20万亩的胶园、200多万株胶树,他已打交道多年。谈起生命中的关键词“橡胶”,华德耀坦言“既熟悉又陌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 1987年,22岁的华德耀成为红峰农场3队的职工。“很陌生,一切从零开始。”回忆起初学割胶时的日子,华德耀记得,小小胶刀在自己手上不听使唤,割胶是深是浅浑然不知。

        为此,他不仅虚心向技术过硬的前辈请教,还活跃于农场举办的每一次割胶培训的课堂内。

        虚心学、苦练技、勤琢磨。很快他就掌握下刀准、行刀稳、收刀快和“手、脚、眼、身四配合”的割胶技术要领。

        “到底技术行不行?”对于这个问题,华德耀选择在割胶比赛上给自己答案。

        为了在比赛中得到好成绩,他日夜兼行。深夜,他头戴胶灯,身披晨雾,手拿胶刀的身影在漆黑的胶林中穿梭;白天,他为了找到比赛节奏,克服自身乏困,再次拾起割胶刀,在胶林中挥汗如雨。

        五年磨一剑。1992年,化州市割胶大赛上,27岁的他就力压多名工作年限远超于自己的对手,获得第二名的成绩。
        那几年,关于橡胶、割胶、胶刀,他直言再熟悉不过了。但现如今,曾经赛场上的割胶手已成为了广垦橡胶(婆联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。

        作为管理人员,他直言“管人难,在海外管人更难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胶工永远招不满。”华德耀解释道,胶价低迷时,胶工生产积极性不高,胶价上涨了,劳工们又都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胶地里去了,反正得无时无刻想着怎样和他们做思想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为了解决胶工缺口问题,华德耀和同事们没少下功夫,他时常组织培训学习活动,将自己以及公司割胶能手的经验传递给外籍劳工。疫情期间,他也身兼数职,跑到一线与工人们共同劳作。

        谈到未来,华德耀也一直思索着胶工问题。“我与橡胶打交道一辈子了,割胶是橡胶生产第一道也是较为重要的工序,也希望在接下来工作期间,继续把好这一道关,继续把掌握的技术让更多胶工了解,大家一起为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吧。”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刘荣坚

        “只要奋斗, 日子就不会差!” 

        一把胶刀一颗匠心。1981年3月,刘荣坚来到胜利农场35队,当上了一名农垦割胶工,从此便与农场的割胶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        三年时间,靠着自己的勤奋苦学,成长为广东农垦人尽皆知的“割胶技术状元”,在他稳、准、轻、快的割胶技术下,树位的株平均产量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提升,由原来的3.5公斤提高到4.5公斤。

        靠着出色的工作表现,1984年3月刘荣坚担任公司割胶辅导员,将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割胶技术要领,编写成要点,无私传授给更多的胶工,先后培养出了多名农场“割胶技术能手”。 

        俗话说,五十而知天命。但这句话,在当时已是办公室主任的刘荣坚身上似乎不那么适用。在近50岁的年纪,他接受了集团的外派任务,前往广垦橡胶(婆联)有限公司担任种植主管。

        “当时想的就是马来西亚是橡胶大国,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海外学习下先进的橡胶生产经验。”刘荣坚直言,来了后,发现差别不止零星半点。

        2009年的婆联,迎接他的是一整片深山老林。刘荣坚说道,当时组织下了一年种1000公顷的任务,而自己擅长的领域是割胶,为了在这片荆棘的丛林里种下橡胶,白天顶着烈日,带着工人开垦荒地,晚上又回到宿舍,打着越洋电话,与农场那边有经验的同事,学习种植技术。

        靠着这股白加黑的韧劲,第一年他们就种下了1300多公顷橡胶,远超组织交代的任务。

        攻克一项难题,2014年,他又迎接着自己第二个难题--柬埔寨春丰基地。“我走的时候,婆联都已经开垦好了,来到柬埔寨,又回到一个原始森林,雨季基本寸步难行,旱季酷热难耐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只要奋斗,日子就不会差!”这是刘荣坚常说的话,靠着这份笃定,刘荣坚和同事们就地伐木,自建住房,与蛇虫为邻、与野兽共舞,克服重重困难,在几年时间内完成了6万多亩天然橡胶种植任务,打造成为广东农垦在海外重要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。

        回望自己参与过种植的万亩胶林,刘荣坚时常感慨道,“割了40年橡胶,每每看到橡胶树,就觉得橡胶树伟大,他养活了我一大家子,可以说一颗颗橡胶树,正是我的青年、中年的大部分。”



【版权声明】本网部分文章、图片,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本网欢迎各方(自)媒体机构转载、引用本网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”中国天然橡胶协会”;同时,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@163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。